光纜截面是判斷其性能的“身份證”。通過橫截面能直觀看出光纖數量、加強件類型(比如鋼絲/FRP)、阻水結構等關鍵信息。
光纖單元:松套管/緊套結構(G.652D最常見)
加強件:中心鋼絲(抗拉)或芳綸紗(防雷)
護套:PE/PVC材料,耐寒型可抗-60℃
項目 | 鎧裝光纜(GYTS) | 非金屬光纜(GYFTY) |
截面直徑 | 10-15mm | 8-12mm |
加強件 | 鋼絲+鋼帶 | FRP玻璃纖維 |
防雷性能 | 需接地 | 天然絕緣 |
步驟1:觀察光纖排列;松套管結構呈“菊花狀”,緊套光纖則緊密排列。
步驟2:識別加強件;磁鐵吸附可判斷金屬/非金屬(比如GYTA含鋁鎧裝)。
步驟3:檢查填充物;優質光纜截面油膏均勻,無空洞(防潮關鍵!)。
步驟4:測量護套厚度;根據YD/T 901標準,護套厚度≥1.5mm才合格。
步驟5:驗證標識一致性;截面實際芯數需與外護套印刷一致,避免偷工減料。
誤區1:“截面越粗質量越好”
→ 真相:鋼帶鎧裝會增加直徑,但非金屬光纜更輕便。
誤區2:“所有光纜截面阻水結構相同”
→ 解決方案:直埋光纜必須選油膏填充+鋁塑復合帶(數據來源:IEEE 2023報告)
通過光纜截面分析,我們不僅能預判性能,還能規避施工風險。現在就用這份指南,像“讀CT片”一樣診斷你的光纜吧!遇到難題?歡迎在評論區甩出截面圖,我們免費幫你分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