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纜預留是指在光纜敷設或安裝過程中, 在特定位置保留一定長度的剩余光纜,以便于后續的維護、搶修或調整。這一做法是通信網絡施工中的重要環節,主要目的是提高網絡的可靠性和靈活性。
1.接頭盒預留
在光纜接續點(如接頭盒處)預留一定長度(通常為10-20米),方便未來重新熔接或修復故障時使用。
2.終端預留
在光纜進入機房、基站或設備終端時預留長度(如30-50米),便于設備安裝、跳線連接或后期擴容。
3.人孔/手孔預留
在管道人井或手孔中盤留部分光纜(呈“Ω”形或“8”字形),防止因地形變動或施工拉扯導致光纜受損。
4.架空敷設預留
架空光纜在電桿處預留少量長度,用于應對熱脹冷縮或風力擺動造成的應力。
5.應急搶修預留
在易損路段(如道路交叉口、施工區附近)多預留光纜,縮短故障修復時間。
一般遵循行業標準(如YD/T 8141-2023《光纜線路工程設計規范》),具體長度根據敷設方式、環境條件及運營商要求確定。
例如:接頭盒兩側各預留12米,機房內預留15-30米。
1.合理盤放:預留光纜需整齊盤繞(直徑≥30cm),避免小半徑彎曲導致光纖損耗。
2.固定保護:使用扎帶或支架固定,防止松動磨損。
3.標識清晰:標注預留位置和長度,便于后期維護。
通過科學預留光纜,可顯著降低因施工誤差、自然災害或升級改造導致的網絡中斷風險,延長光纜使用壽命。